最近有的同学问我,为什么中国人很多不承认元朝呢?是民族的原因吗?
虽然有一定的原因,但是也不全对。在后来的清朝也是东北少数民族,虽然也有很多人对其很反感,但是却不能把清朝排除在正统王朝之外。
主要原因是元朝不是汉人王朝,在进入中原后,没有像过往的鲜卑、契丹、女真一样主动汉化,而是坚持蒙古化,这对于他们统治中原是极为不利的。
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语言问题,大部分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,都会尝试学习汉语和儒家经典。
比如在鲜卑族建立的[文]北魏王朝,孝文帝改[章]革后,甚至将鲜卑族[来]姓,统一改为汉姓,[自]拓跋氏改为元氏;建[历]立辽国的耶律阿保机[史],曾经给自己取名耶[大]律亿;同理,金太祖[全]完颜阿骨打也给自己[网]改名完颜景,同时给[文]自己的弟弟金太宗完[章]颜吴乞买取名完颜晟[来]。
元朝入主中原后,丝毫未见类似行动。我们熟悉的《倚天屠龙记》中的赵敏,她真名应该叫孛尔只斤·敏敏帖木尔。元朝皇室以及其他蒙古贵族由于没有选择汉族的姓名,导致人们记忆起来很麻烦,甚至记不住。
同时,蒙古人大量保留着塞外的政治传统,没有向汉化的方向发展。
辽圣宗在与宋真宗的[自]信件中说到:“吾修[历]文武礼,彬彬不亚于[史]中华”;女真建立的[大]金国也一样,金章宗[全]已经丝毫没有自己祖[网]先那种悍勇的气息,[文]倒是痴迷于学习宋徽[章]宗的瘦金体,他的填[来]词风格也推崇李后主[自]。
元朝帝王,热衷于学习汉文化的几乎没有,“不惟帝王不习汉文,即大臣中习汉文者亦少也。”忽必烈就曾发出疑问:“汉人惟务课赋吟诗,将何用焉?”
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[历]出,元朝统治者根本[史]就不理解中国传统文[大]化中的高雅,诗词歌[全]赋、仁义道德看起来[网]没有快马弯刀实用,[文]但却可以增强民族的[章]认同感。
元朝统治者既然不理解,更谈不上学习汉文化了。
由于元朝没有学习中[来]原王朝的选拔机制,[自]所以元朝的宫廷政变[历]非常频繁。这就影响[史]到了元朝的稳定性,[大]使得元朝的统治者忙[全]于稳固自己地位,没[网]有更多的精力去揣摩[文]治国之道,更别说如[章]何将自己的意志更好[来]得贯彻到民众中间。[自]相应的,民众对元朝[历]陌生也就不奇怪了。[史]
元朝还废除了科举制,导致大批的汉人知识分子进入不了朝堂,元朝统治者本身又不重视文教,所以就无法记录当时的史实。
元朝在中国的底层,虽然也学习了汉人王朝的层级管理,但实际上掌握话语权的是一种被称为达鲁花赤的官员。达鲁花赤在每一层级都设置,作为一种监督的角色存在,汉人充任的总管和回回人充任的同知都要听命于达鲁花赤。能与达鲁花赤接触的,除了这些地方的官员,百姓是没有机会的。
可见,元朝对中原的基层管理并不过多地参与,因为压根儿就不想参与。少了朝廷的干涉,基层社会的活力倒是被激发出来了,商品经济发达,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元朝产生了。
但是元朝收税收的太厉害,可以说,别的王朝是征税,元朝是抄家。这就导致生活在底层的民众对其根本不认可。哪怕是一个乞丐,在宋朝时还有的乞讨,在元朝都吃不上饭了,谁还会认同你。
另外,宋朝重视文教,文人士大夫在宋朝的地位优越。而在元朝,连科举都取消了,往日的荣光不再,部分有能力的汉人好不容易进入朝廷,也无法担任各级官署的正职,倍受蒙古贵族与官员的欺凌。
可是不要忘了,舆论[大]的主导权在文人手中[全],元朝对他们不够尊[网]重,他们反过来就对[文]元朝进行妖魔化的宣[章]传。
说了这么多,元朝存在感低的原因,无非就是忽略了一句话——入乡随俗。因为固执的保留自己传统,歧视汉人,导致这个版图最大的朝代,对于如今的人来说,就好像没有存在过。
对于世界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,其实都是一些希望分割中国的国家在搞事情。
“驱逐鞑虏”就是日本人的阴险计策,想以此来逼迫蒙满独立,民族主义会改造人民的思想,于是日本制造了“元清非中国”的这个愚蠢的思想概念。甲午战争时期,明治天皇为了给自己一个合法侵略的理由,发布了一张名为《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》的文章,称满清是中国塞外的蛮夷,没有统治中国的天命。只有中国十八个省的汉人才是纯正的中国人。之后更是力吹:崖山之后无华夏,甲申之后无中国”的言论。
通过翻阅历史我们可以发现,如果世界承认元朝是中国的历史,也就间接的承认了外蒙古也是中国的领土,当时苏联故意煽动民族矛盾,与其在高加索地区煽动民族矛盾的情况是一样的,先把民族矛盾闹起来,然后让这些地区独立出来,最后将独立出来的地区吞并掉。
世界不承认元朝是中[来]国的,只是很多国家[自]不想承认祖先被元朝[历]统治过罢了。